中國電源產業綜述
編者按:
過去一年的歷程,電源產業的精英們用智慧與熱情寫下了產業發展的光輝篇章。回眸那已寫下的輝煌、歷經的坎坷、面臨的彷徨,我們力圖梳理出電源產業發展的脈絡,希望以這些文字見證曾經的成就,書寫下對未來的冀望。因為作為一個產業,回顧和前瞻這件事是到關重要的。
為了本月推出質量高的雜志內容,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問卷、調查、回訪、研究、總結,我們精心挑選了通訊電源、UPS電源、鉛酸電池、穩壓電源、交換式電源、PC開關電源、電力電源等七個門類的分支行業,試圖通過我們的視角,展現各個分支行業的發展全景。同時,我們為企業的發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雖然我們可能并不專業,但希望您能從中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給您帶來驚喜,希望您關注我們的雜志。
中國電源產業綜述
一、電源產品概念綜述
中國電源產品的發展演化和中國的電源技術密切相關。電源技術是集電力變換、現代電子、自動控制等多學科的邊緣交叉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電源技術的進步又與現代控制理論、材料科學、電機工程、微電子技術等許多領域的發展密切相關。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功率器件的更新換代,新型電磁材料的使用,功率變換技術的進步,控制方法的改進,以及相關學科的融合,我國電源產業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電源產品朝著高頻化、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因素、效率高率、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方向發展。電源產品在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電磁兼容性、清理網側電源諧波、提高電源利用率、降低損耗等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目前,中國電源市場上,電源產品種類繁雜,通過對中國電源市場長期系統、深入的研究,將中國電源產品從輸出方式和應用功能兩個角度作以下分類。
1、按輸出方式分類
從電源輸出方式角度,電源產品可分為兩大類: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每一大類又可細分為幾小類。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電源產品按輸出方式分類情況
電源 | 交流電源 | 參數調整(諧振)型 | |
自藕(變比)調整型 | |||
大功率補償型(凈化型穩壓器) | |||
開關型交流穩壓電源 | |||
直流電源 | 化學電源 | ||
線性穩定電源 | 穩壓電源 | ||
穩流電源 | |||
雙穩電源 | |||
開關型直流穩壓電源 | AC/DC | ||
DC/DC |
從表1中可以看出,電源產品可分為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兩大類。交流電源能夠提供一個穩定電壓和頻率。直流電源可分為化學電源,線性穩定電源和開關型穩定電源。
2、按應用及功能分類
從電源應用及功能角度,電源產品可分為三大類:電子電源、化學電源和物理電源。具體分類如表2所示。
表2 電源產品按應用及功能分類情況
電源 | 電子電源 | 開關電源 | 通信電源 |
電力電源 | |||
其他 | |||
UPS電源 | 后備式UPS電源 | ||
在線式UPS電源 | |||
在線互動式UPS電源 | |||
特種電源 | 航空電源 | ||
航天電源 | |||
軍用電源 | |||
其他 | 照明電源 | ||
安防電源 | |||
消防電源 | |||
防暴等 | |||
化學電源 | 原電池 | 鋅-錳干電池 | |
鋰原電池 | |||
蓄電池 | 鉛酸蓄電池 | ||
堿性蓄電池 | |||
貯備電池 | 水激活型 | ||
電解液激活型 | |||
熱激活型 | |||
燃料電池 | 堿性電解質燃料電池 | ||
酸性電解質燃料電池 | |||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 | |||
其他 | |||
物理電源 | 太陽能電池 |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 | |
多晶硅太陽能電池 | |||
非晶硅太陽能電池 | |||
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 |||
其他 | |||
溫差發電器 | 同位素溫差發電器 | ||
天然氣溫差發電器 | |||
其他 |
經過系統、深入的研究,筆者從應用及功能角度對電源產品進行了詳盡的分類。從表2可以看出,電源產品又可分為電子電源、化學電源和物理電源三大類。其中,電子電源主要包括開關電源、UPS電源、航空電源、航天電源以及軍用電源等產品;化學電源包括原電池、蓄電池、貯備電池和燃料電池;物理電源則包括太陽能電池和溫差發電器等。
二、電源產業發展歷史
根據李占師的劃分,中國電源產業的規模可分三個發展階段,根據原電子工業部統計的數據和資料,可以勾畫出大致的發展輪廓。
①第一階段為1976年以前,是中國電源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
解放以前,我國的電源產業基本是空白,僅有蓄電池、干電池的小型企業。50年代隨著建設了一大批國有企業,隨著電子工業原材料、原器件和整機產業的發展,電源產品也從無到有。1959年有二廠一校生產五種規格1600多臺電源。到1976年,經過17年的發展,已發展到26個工廠,34個品種,52個規格,33000多臺電源。生產單位增長8.7倍,品種規格增長10.4倍,產量增長20.2倍。第一階段從無到有,雖然增長速度較快,電源產業的規模還是很小。
②第二階段是1977-1989年,是中國電源產業初步壯大時期。
這一階段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經濟建設逐步加快,電源產業也逐步進入快速增長期。1989年電源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71家,產品規格340多種,年產電源54萬多臺。生產企業數量比1976年增長6.6倍,品種增長10倍,產量增長16.4倍。在這一階段,隨著電源產業的逐步快速發展,廣大的電源科技工作者急需打破原來的封閉狀態,了解外部世界。自70年代中期開始,電源科技人員自發組織技術交流,1978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電源技術交流會,1983年成立了中國電源學會,1986年得到國家科委的批準。
③第三階段是1990年到今,是中國電源產業的大發展時期。
這一階段,除原電子工業部系統以外,其他行業和系統,如機械、郵電、鐵路、電力、軍工系統等都有電源開發和生產,特別是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大量涌現,全國有上千家,幾乎遍布全國,出現了一批超億元,甚到超10億元的電源企業。在這10年之中,大量的國外產品和公司進入國內,并占據了相當份額,加劇了市場競爭。
三、電源產業發展動力
未來幾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將面臨一個更好的體制環境和發展機遇,為相關電源提供了基礎的政策環境。隨著中國數字化進程的加快,信息化建設已經被納入各經濟主體投資范疇,隨著中國城市信息化和行業、企業信息化進度的加快,中國電源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的接踵而到為這些城市經濟增長及帶來的投資機遇和動力也值得高度關注。以應急聯動系統、智能社區建設為重點的城市信息化建設也逐漸步入正軌,這將是今后一定時期內拉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
從行業應用看,3G的建設將帶動電信及相關消費與IT服務市場的持續增長;金融行業信息化建設繼續向縱深方向發展;電子政務、數字城市、數字奧運的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計算機設備、軟件及IT服務市場的發展;農業、醫療、建筑等傳統行業的信息化將相繼步入深化階段。
在金融、政府、制造三大領域,未來推動電源市場發展的相關影響因素和熱點趨勢如下:
1、金融
①后數據大集中時代數據災備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截到目前,主要金融公司已相繼完成了數據大集中,或進入后的掃尾的階段,金融業信息化已經步入了后數據大集中時代。容災已經成為后數據大集中時代的信息化建設重點。數據大集中的不僅是數據,風險也同樣被集中,系統備份無疑是數據大集中之后保證數據安全的佳方法。各大公司數據災備中心建立無疑增加了電源需求。
②城市商業銀行和農信社信息化成兩大亮點
未來,城市商業銀行和農信社信息化建設將成為IT和金融行業的雙重亮點。基礎網絡升級和綜合業務系統更新將成為信息化焦點,相應帶動機房建設需求。城市商業銀行近期將迎來一個信息化建設的高峰期。經過近10年的發展,城商行信息化建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包括核心業務系統在內的各項系統都在經歷或面臨著升級改造的任務。農村信用社省級數據大集中全面啟動,農信社核心業務系統建設,大體上在省聯社數據大集中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升級和更新。
③電子化業務迅速發展促進相關IT建設投入
當前,電子化金融業務發展迅速,銀監會力推電子銀行業務,保險行業網上業務前景看好,信息化需求不斷增加。電子業務的加快發展將帶來金融業大規模IT建設,電子金融所帶來的IT成長主要在機房建設、ATM機、自助銀行建設、網絡建設,網絡前臺的搭建等多角度的投入,其中電源投資規模也會隨整體IT投資而逐步加大。
④保險市場競爭加劇,經營主體形式向多樣化發展
隨著化進程的推進,中國保險市場主體也開始和接軌,形成了獨資公司、合資公司、相互保險公司等多種經營形式的主體。保險主體形式的健全和新興保險公司數量的迅速增加為信息化建設帶來更大的需求。不同的保險公司推出新的產品,需要建設的核心業務系統和管理系統也要與產品相對應。其中IT投資的主要形式為建造機房、安裝ERP、CRM等軟件、構建網絡平臺等,從而帶來電源總體投資規模的增長。
2、政府
①“十一五”規劃將對未來電源投資分布產生指導性影響
目前,全國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十一五”規劃都還在制定過程中。實現對現有系統整合,繼續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加強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將是“十一五”期間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內容。以上建設內容對電源性能等指標都將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②電子政務評估體系的完善將成為為政府信息化建設的外在動力
隨著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的日益深入,電子政務評估越來越得到政府、企業和公眾的重視。中國的電子政務評估體系從門戶網站入手,逐漸向其他政府信息化項目推廣,全面性與可行性正在逐步提高,日漸成為各級政府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外在動力。各級政府通過彼此間的比較和評測,將有助于相互學習和借鑒成功經驗,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改革措施。既加快了電子政務的建設步伐,又使電子政務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前行。
③《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動政府數據中心建設步伐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提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一方面需要建設完善的信息采集體系和數據庫系統,另一方面要提高相關政府部門的橫向、縱向互聯,實現信息共享。而數據中心是實現以上目標的載體。隨著各級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進展,必將帶動相關數據中心的建設。
3、制造
中國制造業的IT系統建設取得了良好進展,企業信息化已由原來的少量企業試點、示范,及在部分基礎較好的大中型企業開展,逐步向各個行業、不同領域的企業推廣。但從行業的整體建設現狀來看,制造業信息化仍然處于發展階段,不同制造子行業在網絡建設方面的差別較大,如煙草等屬于垂直管理運營的行業,行業規劃和推動力度比較完善,其行業通信專網建設較好,帶動了各煙草企業的局域網和門戶網站的投資力度和建設水平;而機械電子、紡織、食品飲料等行業監管力度較弱,多為自主經營狀況,其網絡建設受自身盈利狀況和領導意識影響較強,建設水平有很大差異性。
①國家煙草專賣局出臺《數字煙草發展綱要》,機房建設已然先行
國家煙草專賣局出臺的《數字煙草發展綱要》指出,建設數字煙草,要通過實施行業整個供應鏈的一體化管理,實現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按照“統一平臺、統一數據庫、統一網絡”的總體技術要求,建設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管理決策三大應用體系的主體框架,形成覆蓋國家局、各省級局與工業公司、工商基層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局面。
②國家“十一五”期間大力支持汽車產業發展,集團發展戰略順勢而為
《十一五汽車發展規劃》顯示,我國汽車工業在“十一五”期間將重點解決三大問題:提高企業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積極發展節能和新能源的產品;加快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調整。在“十一五”期間,國家財政、國家有關部門將從各方面包括資金上大力支持汽車制造業的發展。
③整車制造打造“中外外”合作模式,多方資金注入中國汽車產業
近年來,世界汽車巨頭在中國的合資合作步伐越走越快,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格局也逐步成型,國內汽車企業集團與國外產業資本的兼并合作進一步加快。中國整車制造“中外外”合作模式促使汽車競爭走向了更深層次,如東風、悅達、起亞三方的聯姻;上汽入股通用共同重組五菱;美國福特、日本馬自達和長安集團合作投40億元建整車制造廠等。
④大型企業繼續信息化建設,數字鋼鐵成為熱點
大企業是鋼鐵行業信息化的主導力量,2007年鋼鐵行業信息化投資中,超過8成的投入來自大型企業,雖然與鋼鐵企業相比,中國鋼鐵行業集中度還不高,生產能力比較分散,預計隨著產業整合和重組進程加快,大型企業集團在鋼鐵行業信息化中的地位,將與日俱增。